台文與漢字

台文廃漢字或許有理、就像廃羅馬字或許有理、或廃除婚制或許有理。天下許多事都可以放膽考慮。

然而台文廃漢字最常見的理由是『因為中國用漢字、所以台文應廃漢字、來突顯台文的主体性。』

這就像啥。一個我討厭的人常穿牛仔褲。為了突顯我的主体性、我就不穿牛仔褲。豈不愚哉。

又或者、可憎的・壓霸的隔壁鎮的人都騎台鈴機車、還宣傳說台鈴是他們発明的、雖然不是。為了突顯我們的主体性、我們就全鎮都不買台鈴的車。

這不是狠蠢嗎。

因為討厭的人穿牛仔褲、所以我就不穿牛仔褲。因為可憎的隔壁鎮人騎台鈴、所以我們鎮就不騎台鈴。如此豈不正是在被討厭的可憎的人左右嗎。

牛仔褲本來就可穿可不穿。台鈴本來就可騎可不騎。但取之或捨之、豈不應以自己為中心來權衡、而不是依照他人的決定而定。

或、難道要為了対外突顯主体性而犧牲實質的主体性。

再回到東洋的實例。日語既使用漢字又不失其主体性。既用漢字、又沒被 PRC-ROC 文化霸權併吞或宰制 。這豈不是証明主体性與漢字的使用並無衝突。

有人的第一直覺反應會是、『可是、日語不一樣啦。日語不是、⋯日語不同啦。日本是日本、本來就不一樣啊。』精華正在此。日語本來就跟甚麼不一樣?而台語「本來」就跟那個東西一樣嗎?

華教徒当然會說、『日本人本來就不是中國人啊、可是台湾人是。』這只是華教裡面無敵多的自圓其說謬論之一、違反史實又非禮邏輯、與『台湾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為伍。台人只因普遍不諳東南亜史(含閩史、粵史)而缺乏抗体。畢竟台語及其所屬的ほろ(學老、鶴老)語系正是東南亜大陸北回歸綫南北沿海一帶的產物。

說穿了、漢字就是漢字、不是「中國字」。「唐山公」來自唐山、不來自「中國」、不然為啥俗語不說、『有中國公、無中國媽。』狠簡單、正是因為以前沒有「中國」啊、更沒有「中國字」。

醜話直說。中國、中國人、中國菜、中國字、中國話、中國文化、中國銀行、中國信托、中國石油等、通通僅僅是 ROC-PRC 政權瞎掰出來的思想汙染暨人間垃圾。唐山公或唐山媽当然有其人、有其言語、有其文字與料理、但跟二十世紀興起的 ROC-PRC 中華双黨國有何干。

穿不穿牛仔褲、騎不騎台鈴、当然要以自己為中心來決定啊。是要廃漢字、還是留漢字、還是拿漢字與羅馬字並用、還是另配「台假名」與漢字並用、再怎樣都應以台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主軸來設想。真心把 ROC-PRC 教育的思想汙染排排掉才能看見漢字、看見台文。

附一頁《一女配三婿歌》(連結)。張坤繰著、一九三七年出版。不少常用字與中華政權的「國字」不同。眾所不周知、歌仔冊的用字實有相当的一致性。

Captura de pantalla 1937-06-18 a la(s) 23.26.09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