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與台語的血水循環

英語是「公認」超精準超適合學術發表的語文、但這不是本質啊。是「血液循環」正常而已。留美留歐的「華人」常感到華文性能不如英文德文、也只顯示華文血液循環不良。台文的血液循環又更不如華文。這是一千年的「時局」的惡果、但想扭轉政局必須部份依賴政局之外的突破。

英語个書面語、拉丁語个成份卡重。啊英語个口語是由原始英語、北歐語含中古法語三港合流(kap lâu)所組成。學術英語也好、卜寫了水氣、干礁靠拉丁書面語是無到額。原始个元素用了到角、即寫會出好讀閣有力个英文。

簡言之、「FLICK」「TICK」「BLUNT」「BRUNT」「TRAP」「SNAP」「WRAP」此類口語單辞雖然不是所謂的「書面語」、但腦海中若少了他、怎寫得出犀利的書面英文。筆者必須對這層辞彙有語感、文章才會易懂有力。而正因英語世界有無數人如此、英文的血液循環才會好。

台語讀書音、台語俗語、台語動物名(#火金姑、#麒麟鹿)、雅緻到爆的双音節「阿公阿媽」台語形容辞、都是好料、但基本動辞和基本形容辞呢﹖

英語有「FLICK」「BLUNT」「SNAP」等、而台語有「kōaⁿ」「thòaⁿ」「tu」「chhu」「gīm」「tìm」「lím」。這些精密的單辞或許不是每人每日用得到、但腦海中必須有這種魚在游、咱个台文即會有力有靈魂。只重(têng)辞彙治咱集體个溝通生態愛有存在个地位、台文个血水循環即會 thong-tháu。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