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人說、在西班牙巴賽羅那講西班牙語、會有人不想理你。歐片《L’AUBERGE ESPAGNOLE》中有演狠如實的一幕、就是巴市某間大學某門課開課第一天、教授開口全講加泰隆尼亜語。有個外國交換學生舉手說不懂加語、何不以西語授課、反正当地人都會西語啊。教授用加語直答、『這門課一律以加語授課、不會或不願聽加語就不要來上喔。』
如今加泰隆尼亜(カタルーニャ)語雖只有四五百萬人講、且雖不為西班牙國語、且雖長年受國家機器打壓、卻仍被其使用者看成是一支與英、西、法語平起平坐的第一等跨國語文。而台語由于長年受國家機器打壓、且由于其不為國語、且由于全球使用人數保守估計僅三千多萬、所以被其使用者看成是一支不如英、日、德語、不如北京語的三流花瓶土語。
カタルーニャ語和台語顯然不是差在客觀條件〔除了台語人數多好幾倍之外〕而是差在主觀條件。是內在之差。是「且雖」與「且由于」之差。
這種「內在論」常帶給台湾人一種無底無邊的挫敗感。畢竟東洋人从小就被半引導半逼迫將其主觀內在的自主權交出、由下而上、在家中由父母行使、在校由教師教官行使、在軍中或夫家由長官公婆機車行使、上班由頭家百般行使、下班由國家高壓行使。小時候由黨行使、長大由「世界潮流」行使。以致于內在的條件也変得像是一種外在的條件、無法自主安排、只能坐等世界潮流把黨打倒、再由國家來解決一切。然後山崩海枯、石頭爛。
然而、只要你、我、他其中兩人能戒掉把內在自主權交出的習慣、台語便可銳変為「世界第一等」、與カタルーニャ語同等。因為那本來就是個主觀的問題。西太平洋美麗島一帶亦難免因此風生水起。但收回內在自主權就像游泳。別人能給示範給建議、但最後還是靠我自己學會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