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漢字全是漢字⋯嗎?

幾乎逐種借用漢字書寫的語文都有自創新字、包含官話文(MANDARIN)。日人似乎習慣照稱自己的「土字」爲「漢字」、啊越南人稱其自創土字爲「喃」(CHỮ NÔM)、即「南字」。難得越南人比日人精準吖。怎說?因爲在中華主義問世之前、「漢」的意義相當精煉明確。

因爲台灣尚未獨立所以必須鑚這些牛角尖。不鑚牛角尖本來就是華性清性而非台性。

「漢」即「漢文、漢字」的「漢」。「漢」另有一層意思、指古早東亞一些以「漢」爲國号的王國、但那是另一層意思。#井水河水⋯⋯第一層意思的「漢」是專指與書面的「漢文」有直接關連的事物!(第三層關于「漢人」的意思則是到十九世紀尾才隨着中華主義 BETA 版傳入閩粵越日台。)

啊「漢文」也不是泛指任何用漢字寫的語文、而是專指長期通用于東亞的書面語文。『人之初、性本善』啦、『道可道、非常道』啦、以及金城武他阿祖的阿祖寫信給金正恩他阿祖的阿祖討論樹木和核武時最有可能用的語文。中華政權改稱漢文爲「文言」(改稱漢字爲國字)並把他改裝成一種向小朋友灌輸思想垃圾的媒介、但在那之前、漢文「只不過」是東亞的拉丁文、而「漢字」是漢文所用的字。

越南的「南字」既不用于漢文、自然也不是「漢字」。同理、台文的「、焿、迌」等私房字不來自漢文、自然也不是漢字。嚴格說、「厝、仔、阮」等字也只是向漢文借殼上市、但既然用法上與漢文的「音義結構」脫勾、也算不上是漢字、只能算是「東亞方塊字」。

以上是冷盤、不是熱炒。倍受曲解的火燒島校友洪惟仁先生早就用「東亞方塊字」在指稱台文的私房字。我不了解也不認同洪教授的政治主張、但在學術上他鑚過許多前衛的牛角尖、後人多未重視、船過水無痕、可惜。

假使台灣眞已獨立、要學日人糊塗一夏是無要緊。但目前你我(自首)將台文私房字視爲「漢字」的邏輯、豈不酷似主流台人下意識將自己視爲「漢人」的邏輯?而將自己視爲「漢人」豈不又是台灣未能獨立最核心的原因?

註。本文完全不是反反原支二分(~原支二分原唐二分固然荒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